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浴血奋战,英勇杀敌,涌现出大批英雄部队,其中集体三等功以上单位6100多个;许多建制单位被上级机关授予各种荣誉称号,其中,军以上机关批准授予荣誉称号的近300个。
在这些荣誉称号中,有以地名命名的,有以战役战斗命名的,有以“钢铁”“尖刀”“猛虎”等作风特点命名的,还有以英雄名字命名的。而以英雄名字命名的有20多个。郭氏家族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中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如:在葛岘岭阻击战中一个排打赢一个师的志愿军第38军113师337团1连2排。排长郭忠田被志愿军总部评为一级战斗英雄,2排获得“郭忠田英雄排”的荣誉称号;带领部队,坚守阵地6天6夜,以伤亡16人的代价,消灭美国陆军王牌第一师800人的郭恩志;拆弹专家,缴获炸药无数郭金升等。
一、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郭恩志
郭恩志,(1926年8月——1991 年 9 月 13 日),战斗英雄。直隶(今河北)任丘人。1945年参加八路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晋察冀野战军排长、解放军第十九兵团连长。参加了大同、太原等战役。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19兵团63军188师563团8连连长。同年6月在第五次战役铁原阻击战中,带领全连奋战四昼夜,打垮了优势敌人十五次攻击,以伤亡十六人的代价,毙伤美军八百余人。1952年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立特等功,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回国后,历任副营长、副团长、副师长。是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战后,8 连被第 19 兵团授予 " 保卫开城钢铁连 " 荣誉称号。郭恩志同志荣立特等功,并被志愿军总部授予 " 一级战斗英雄 " 称号。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 ; 三次受到金日成主席亲切接见。1953 年,他作为第二批 " 归国英模报告团 " 成员,荣幸地参加了国庆典礼并先后 4 次受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接见。1980 年 6 月离休前任 63 集团军 188 师副师长。1984 年 10 月,郭恩志随同中国人民解放军友好代表团出访朝鲜,金日成主席特意向他敬酒。1987 年 8 月,郭恩志光荣出席了全国第二届英模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郭恩志多次接受军旅作家魏巍的采访,为其塑造长篇小说《东方》主人公郭祥提供鲜活的素材,也使郭恩志成为郭祥原型之一。魏巍专程将自己签名留言的《东方》一书送到郭恩志手中,表达他对这位英雄的敬意;正是由于《东方》这部长篇小说塑造了以郭恩志为代表的众多志愿军英雄的鲜活形象,表现了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的战争场面,因而此作品荣获了 1982 年中国首届 " 茅盾文学奖 "。
郭恩志同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曾被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第五届人大代表,曾长期担任部队领导工作,兢兢业业,呕心沥血,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部队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离休以后继续保持和发扬了战争年代那种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 以满腔热情关心部队建设和青少年成长,他经常到部队、机关、厂矿、学校讲传统、赠书籍,与青少年一起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曾担任机场路小学、槐北小学、市第二中学校外辅导员,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郭恩志同志曾 18 次负伤,身上大小疤痕无数,在生活上简单、低调,从不以功臣自居。他常对子女们说:" 我的很多战友在战争年代就早早地牺牲了,和他们比起来,我还算是很幸运的。党和政府已经给予了我很多,完全没有必要为了个人的问题再给党和政府添麻烦 "。
据郭恩志的儿子郭长勇说:" 我爸给只要是一提打仗的事儿,就眼睛圆睁,鼻翼翕动,特别有精神头儿。美国人的炮火厉害,我爸爸就叫战士们躲进防空洞里,只在外边放一个观察哨,等敌人的炮火过后,战士们才从洞里钻出来阻击敌人,减少了不少伤亡。还有,冲锋前他叫战士们先甩出衣服,把敌人火力吸引过去,再冲出战壕,也是他们减少伤亡的一项作战经验 "。
1991 年 9 月 13 日,郭恩志同志因患淋巴癌,在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逝世,终年 65 岁。他的骨灰被安葬在了 " 河北省英烈纪念园 " 内。
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朝鲜平壤中国人民志愿军纪念馆、山西忻州 188 旅战史馆都有郭恩志英雄事迹介绍。
二、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革命烈士郭金升
郭金升在拆除重磅炸弹
郭金升(1916—1970年),辽宁凌源市小城子乡人,共产党员。1946年参加革命,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2月,在朝鲜战场上,被敌机轰炸过的铁路沿线发现两颗定时炸弹,当晚就有军车要通过,分队长命令郭金升除掉它。郭金升立刻拿起木棍、铁丝跑到定时炸弹旁,趴在雪地里将铁丝绑在弹体上拉走。以后,他认真研究炸弹结构,主动向首长提出拆卸定时炸弹的要求。5月13日,敌B-29型轰炸机群又在铁路线上投入炸弹。他和4名战士飞奔被炸地点,迅速拧下20枚定时炸弹引信。当年,他排除定时炸弹1129枚,拆卸炸弹386枚,取出炸药27吨。
他曾担任志愿军铁道兵拆卸定时炸弹训练班教员,使200多名战士掌握拆卸技术,他的经验在中朝部队中推广。
同年6月,志愿军领导机关授予郭金升特等功臣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议会授予一级战士荣誉勋章。9月,郭金升随志愿军国庆观礼团回到北京参加了国庆观礼,并受到毛主席接见。
三、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郭忠田
郭忠田,志愿军第38军113师337团1连2排排长。1950年11月30日,在第二次战役龙源里截击逃敌的战斗中,他带领全排打退美军10余次进攻,歼敌200余人,缴获火炮6门、汽车58辆,创造激战竟日全排无一伤亡的奇迹。1951年6月,志愿军领导机关命名该排为“郭忠田英雄排”。第四次战役结束后,郭忠田所在连被授予“二级英雄连”称号,并授“屡战屡胜”奖旗一面。1952年1月,志愿军领导机关给郭忠田记特等功,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在美国和韩国关于朝鲜战争的记述中,曾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地名——葛岘岭。1950年11月29日,这里发生了一场令各国军人肃然起敬的阻击战:一个志愿军步兵排在敌人百余架次战机和数千颗炮弹的轮番轰炸下,巧妙地利用地形,仅靠手中的轻武器顽强地阻击了拼死逃命的美军,歼敌215人,自己无一伤亡。创造这一战争奇迹的是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郭忠田和他的“郭忠田英雄排”。
12个小时的跑步前进,凌晨插进了龙源里1950年11月,志愿军已经发起了第二次战役。38军进行了大穿插,14小时强行军72.5公里,先敌抢占了三所里,关闭了逃敌退路。三所里的战斗刚刚开始,113师侦察分队发现美军有向三所里以西的龙源里逃窜的迹象。一旦敌人从龙源里跑了,我军就将前功尽弃,影响整个第二次战役。
"把二梯队337团拉上去,拼死赶到龙源里!死死守住龙源里!”113师师长江潮下达了命令。337团兵分两路。担任团左前卫的1营1连将尖刀排的重任交给了郭忠田带领的2排。11月27日,郭忠田向全排战士发出了号召:“同志们,加油呀!这回决不能让敌人跑了!”出发时,2排战士们已经5天5夜没正经睡一觉了。为了抢时间,战士们不顾疲惫,经过12个小时的跑步前进,于11月28日凌晨,插进了龙源里。美军南逃的大门被牢牢地关住了。
美军还没有退下来,战场一片寂静。郭忠田登上葛岘岭主峰,审视着战场地形。葛岘岭主峰虽然是制高点,但这里太突兀了。一旦美军战机临空,部队只能白挨轰炸。顺着公路望去,葛岘岭北侧的公路旁有一个山包。巧的是,公路在此正好有一个拐弯,任何车辆行驶到这里都必须减速。郭忠田不由得心花怒放。他决定调整部署,将主阵地设置在小山包上。
阵地确定后,郭忠田知道眼前最重要的是抓紧一分一秒,挖工事,搞伪装。战士们都想抓紧时间打个盹。郭忠田却下严令:“全排立即抢修工事,谁也不许睡觉。”有的战士开始发牢骚。郭忠田听了之后,没有发脾气,反而还耐心劝大伙说:“咱们修工事就是造盾。盾造好了,一会儿仗打起来,就能少流血、少死人!”大家觉得排长说得在理,连连点头,挥锹猛干起来。天快亮的时候,2排所有阵地的工事都挖好了。谁知,郭忠田还不满意。他下达命令:“到葛岘岭主峰上再造些假工事,来个真假猴王。”放走坦克“骨头”,报销车队“嫩肉”
早上8点多钟,公路上出现了许多小黑点,美军在三所里碰壁后,果然向龙源里逃来。开在前头的是4辆小汽车、3辆10轮大卡车和1辆小吉普。郭忠田把第一枪的任务交给神枪手张祥忠:“打掉那辆吉普车!有没有把握?”张祥忠参军前以打猎为生,在百米的距离打树枝上的小鸟,枪响鸟落。他回答很干脆:“跑了兔子不玩鹰!”很快,车队行驶到了2排阵地下的拐弯处,速度慢了下来。张祥忠瞧准时机,扣动扳机,一串子弹直射向吉普车。吉普车瞬间燃起了烈焰,车上的军官当场被击毙。紧接着,重机枪、轻机枪、步枪一齐向后面的卡车倾泻着弹雨。首批溃逃的美军三下五除二就报销了。
此时北方传来“轰隆隆”声,郭忠田一听就知道:这是坦克。山谷轰鸣,树叶也震得沙沙发抖。战士们数了数,总共有50多辆坦克!郭忠田快速思考着:“打,还是不打?”好几名战士捆好手榴弹请战。郭忠田沉默了好一会才说:“把敌人坦克统统放过去,谁也不准开枪!”郭忠田不仅眼中冒火,心中也在冒火,但他清楚排里没有火箭筒,没有炸药包,靠步枪和每人仅有的4枚手榴弹对付几十辆美军坦克,无异于白白送死,阻击任务也将彻底泡汤。一辆,两辆,三辆……坦克过完了。紧接着,美军的运兵车、弹药车、炮车组成的车队接踵而至,一眼望不到边,头车已进入了阻击线。如果说刚才的坦克是嚼不动的钢“骨头”,眼下的就是可口的“嫩肉”了。“给我狠狠地打!”郭忠田第一枪就干掉了一个美国军官。运兵车着了,炮车翻了,火光熊熊,黑烟滚滚,炸声隆隆。敌人拥挤着、呻吟着,四处躲闪……
歼灭美军215人,全排无一伤亡不一会儿,天空飞来了30余架飞机,轮番往葛岘岭山顶扫射,扔汽油弹、炸弹。整个山头变成了火焰山。轰炸完之后,敌人得意洋洋地飞走了。他们做梦也想不到,此时志愿军战士们正在工事中休息:美军炸的都是一些假工事。刚才对排长催着挖工事有意见的战士这时从心里佩服郭忠田的智慧和远见。等到战场暂时平静下来后,郭忠田命令战士们再到葛岘岭上挖假工事。这回大家毫无怨言地干了起来。假工事造好了,好像又上去了一支增援部队。下午2点,敌机飞来100多架,朝着葛岘岭的假工事轰炸了半个多小时。山头又一次成为火海。2排的阵地上静悄悄的,除了两个观察哨,战士们都在石洞里休息。
飞机一走,200多名敌人又在2排阵地前集合起来,嗷嗷叫着,分3路朝山上冲来。团领导在望远镜中看出了危机:“2排的同志,这个山头关系全局,希望你们坚决守住,打出一个抗美援朝英雄排!”郭忠田在电台中回答:“请团首长放心,人在阵地在!”100米、90米、80米、70米……距离仅有30多米了,郭忠田一声令下,所有火器一齐怒放。不到两个小时,美军的轮番冲锋被打垮了。200多名敌人死伤过半,夹着尾巴逃跑了。
下午3点多钟,美军百余架飞机进行了第3次大轰炸。2排的战士们英勇阻击。敌人的车队始终没有跨过2排的阻击线。天黑以后,志愿军大部队赶到,对美军逃兵进行了合围。郭忠田带领战友跳出工事,冲下山去…… 郭忠田带领的2排扼守在300米狭小的阵地上,承受了敌人数千颗炸弹的轰炸、成百架飞机的攻击,始终屹然不动,连续打退敌人3次进攻,歼敌215人(被击毙在车内拉走的不计),缴获大炮6门及满载军用品的完好汽车58辆,自己却无一伤亡,仅消耗子弹1305发、手榴弹14枚,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此次战斗后,郭忠田被志愿军总部评为一级战斗英雄,2排获得“郭忠田英雄排”的荣誉称号。
后来,郭忠田成为我军某机械化师的师长。1993年,老英雄病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