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花木兰吗?传说在南北朝时期,有这样一位名叫花木兰的巾帼英雄。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从古流传至今,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花木兰从小就喜好武术,长大后也很孝顺。
在朝廷征兵时,她代替父亲出征,度过了长达十几年的战争生活,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女子。可是由于时间隔得太长,人们也无法保证这个传说的真实性。然而在我国早些年间,有一位真实存在的花木兰,她的名字叫郭俊卿。
一
在新中国成立之年的大年初一,东北野战军在辽沈战役中取得了胜利。在备战期间,我们的战士们充满着慷慨激昂的斗志,当他们赢得战争之后,整个军队都弥漫着欢腾的气氛,这一大喜讯迅速传开。
辽宁的条件不算的上优越,所以对处于战争时期的人来说条件更是艰苦,但是战争的胜利让我们的每一个战士有着激动的心情,他们的脸上一直挂着满足的笑容。为了庆祝胜利,部队里组织了文艺汇演,其中有扭秧歌、敲锣鼓等活动。
秧歌队的卖力演出实属精彩,引得很多战友和老百姓前来凑热闹。就在这秧歌队的中央,有一个戴着假发扮女同志的战士,他唱着并扭着秧歌,别提有多开心了,人们也被他逗的乐开了花,都指着他说道:他扮的多像一个女同志呀!没有人有其他的任何猜测。
这位扭秧歌的年轻战士叫郭富,你别看他扭秧歌时多么像位女同志,可是上了战场,他就像一头雄狮一样勇猛。
郭富刚进部队时,就是一名通讯员,由于大大小小的功勋,他一直晋升到如今的副指导员,获得了很多次的特等功。
他有现在的成就很大部分取决于他的性格,他是一位吃苦耐劳的战士。他虽然是副指导员,但是很多脏活累活他都干,他会为炊事班背军锅,那铁锅非常的沉,但是重量丝毫影响不了郭富稳健的脚步。
在日常生活中,郭富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他很少与战友交流,总是自己一个人闷头做事。他的某些行为举止也很奇怪,他从来不和战友们一起洗澡,想上厕所时总会跑到很远的地方,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也是穿衣入睡。
甚至有一次,一个战友和他开玩笑说他像个女孩子,并从后背一下抱住了他,谁料他竟然拿起刺刀指着战友,把所有人吓的都出了一身冷汗。自从那以后,就再也没人给他开过类似的玩笑。
但是战场上的郭富总是冲锋前阵,面对敌人它从不退缩,那气势犹如一头怒吼的雄狮,他刺向敌人的刺刀凶狠无比。他达到了一个战士的最好状态,慢慢的很多人忘记了他的古怪,取而代之的是发自内心的敬重。
可你能想象吗?这样勇猛的战士竟然是一位女性。
郭富在战场上的表现逃过了所有人的眼睛,没有人曾怀疑或他的身份。直到那一年,郭富因为重病不得不住院,一位细心的医生发现了端倪。
那天,这位女医生定时查房,她走到郭富的床边,端详了一会便发现了不对劲。她发现郭富并没有喉结,而且全身的毛发又细又少,从各个方面来看都像极了一位女性。但是郭富的登记表上却写着“男性”两个大字,这让女医生产生了怀疑。
郭富被女医生看得慌了神,一直出冷汗。女医生也察觉到了郭富的紧张,就询问了郭富,但郭富一再否定。女医生没办法,只好叫来了郭富的首长,郭富见事情发展的不受控制,就把事实交代了出来,说出来一切后哭得让人心疼。
“这个秘密我藏在心底五年了,我是一位女同志,我是女扮男装上阵杀敌。”这简短的几句话是郭富的坦白,可是话虽少,却在军营里引起了很大的波动。很多人都惊讶表示:“她就是活木兰啊!咱们一起并肩作战了五年,竟没有一个人怀疑郭富是位女郎。”
二
那么郭富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呢?她女扮男装进入部队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想要解决这些疑问,就要追溯到郭富的小时候。郭富的原名是郭俊卿,是1931年出生在辽宁的小乡村的一个女孩子。
在那个年代,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都处于贫困状态,郭俊卿的家庭也是这种状态,甚至说处于极其贫困,家里的人常常吃了上顿没了下顿,家中只能靠父母亲的劳动力来过活。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郭俊卿六岁,在那一年她们生活的地方发生了山洪,家里的房子没了,她们一家不得不逃荒。她们一家人最终到了内蒙古的一个地主家里做苦力,一个人少地多的地方,眼看生活逐渐发生了好转,可是下一个毁灭性的灾难又悄悄来临。
当地的地主非常没有善心,一直欺压百姓,郭俊卿的父亲就这样被地主活活的逼到了死亡的边缘。郭俊卿到现在都记得,那天的天气非常寒冷,地主强制让重病在身的父亲上山砍柴火为他们生火。
可是在途中父亲不小心摔跤了,病情更加严重。她们一家子人苦苦哀求地主请个医生瞧瞧,可是地主觉得不值得浪费钱,就放置父亲不管不问,最后父亲离开了人世。
那一年郭俊卿年仅十三岁,身为老大的她不得不代替父亲的身份,可是地主觉得他们这一家人没有了劳动力,就把他们赶了出去。
在当时的社会,没人会雇一个身娇体弱的女孩子干苦力,母亲也不舍得一个女孩子在外面闯荡。
母亲的病情加重,弟弟妹妹经常吃不上饭。种种情况不得不逼着她出去找工作,于是她剃了心爱的头发,挽起袖子,打扮成男孩子外出打工赚钱,为了体弱多病的母亲和年幼的弟弟妹妹,她从来不敢懈怠。
可是身处在充满剥削的地方,郭俊卿每天起早贪黑,用尽全部力气去劳作,得到的回报却微乎及微,甚至不够养活家人。她三岁的妹妹因为填不饱肚子,一直处于生病和虚弱的状态,没过多久就夭折,郭俊卿伤心不已。
十四岁的年龄,女孩子们大多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在学堂过着幸福快乐的学习生活,而此时的郭俊卿以男孩子的身份在外打拼一年。
这天,她一如既往地去干活,在途中她看到了苏联红军女兵,郭俊卿被她们飒爽英姿的气质深深吸引。
女兵的出现就像是一束光照进了她的生活,她觉得自己不应该这样麻木的生活下去了。
父亲的冤死一直是郭俊卿心底的伤,她发誓会让那些人为父亲的死付出代价。但是以自己现在的能力,根本不可能为父亲报仇。于是,她想到了参军,她想如果能进入部队可以拿起枪,跟着八路军把自己变得强大起来,她就可以为父亲报仇了。
参军的念头在郭俊卿的心里就像是那点点星火,点燃了她势如燎原的渴望。终于机会来了,她跟母亲告了别,找到了八路军的队伍,由于参军有年龄的限制,她就把自己的岁数报大了两岁,她满怀希望的报了名。
可能是因为郭俊卿已经以男孩子的身份生活了一年了,她的行为举止已经已经完全和男孩子一样,大大咧咧的性格使人根本不会去想她是个女孩子。可是部队认为她的年龄不够才身材矮小,就一直不肯招她入伍。
可是这点小小的挫折怎么能打消郭俊卿的念头呢,她自己很清楚只要不说自己是女孩子,就能参军成功。她极力说服领导自己是因为没有足够的饭吃和干的活太多,身材才这么矮小,并且悄悄地跟着队伍走了近200多公里。
俗话说得好,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由于郭俊卿的不断坚持,部队里的领导拿她没办法,就同意让她参军。郭俊卿当时心里乐开了花,立马就跟着领导去换了衣服领了装备。
三
刚进入部队的新兵都要接受新兵训练,新兵训练阶段是出了名的难熬时期,由于大多数人都没有接触过军事训练,而且新兵训练又是高强度的,所以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很难坚持的。
不过这不仅没有使郭俊卿退缩,还刺激了她产生了进入骑行连的想法。
郭俊卿小时候连马都见到过多少,更别提去骑它们了。她抓着陌生冰凉的缰绳,不知如何去操纵它们,不过尽管被摔了很多次,她也没有放弃,反而眼神更加坚定。别人吃饭她训练,别人休息她训练,她知道自己先天性不足,就要通过后天不断的努力来弥补。
郭俊卿是部队中年龄最小的一员,她自己深知只有自己不断努力,在军营里表现的格外出色,才能练就一身好本领在军营里生存下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很快就练出了非常好的骑行技术,部队就派她去二连当一名通讯兵。
虽然她的职位是一名小小的通讯员,但是郭俊卿知道自己的重要性,她一直都努力工作,从没有一次失误。
领导也看到了她的优秀,所以就交给了她一项特别重要的任务——把一封信在四个小时之内送到30公里外的白音木图。
很多人都觉得骑行30公里听着并不是很遥远,四个小时足够了。但是那时是隆冬季节,路面都被积雪覆盖,一方面是分不清楚方向,再者就是一些坑坑洼洼的地方和悬崖高壁都被雪覆盖,一个不注意就会有生命危险。
但郭俊卿毫不在意这些,她知道这封信关乎到几千人的生命,她不容犹豫。于是她简简单单的准备好干粮,骑上她的战马就上路了。郭俊卿在路上不敢有半点耽搁,她不顾一切的前行,不知跌倒了多少次,最终她提前送达了信。
把信送到后,她又马不停蹄的赶回部队。恶劣的天气和长时间不断的路程让郭俊卿筋疲力尽,但她的马却没有她那坚强的意志,就在快要到达部队的时候,她的马因为体力不支,躺在了雪地里一睡不起。
郭俊卿因为马的离世伤心不已,可她不敢有半点松懈,她哭着解下马鞍,迎着巨大的风雪,她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回了部队。世界上根本没有感同身受,我们不知道在冰天雪地里她一个小姑娘是怎么直面恐惧和孤独的。
由于郭俊卿很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她得到了领导的赞扬,并且部队给她记了一次功。
但是没有人知道的是,因为极端的恶劣天气和长时间高强度工作,导致郭俊卿留下了很严重的妇科疾病。
四
郭俊卿在部队的表现一次比一次优秀,由于通讯员工作的需要,她大部分都是单独行动的。
她圆满准时地完成了很多次在敌人眼皮子底下送情报的任务,领导对她的也越来越器重。
在部队里,没有人会在意天气的恶劣、行程的艰险,只要下达了命令,他们就要不顾一切的前行。
有一次部队在酷寒的东北地区执行任务,战士们需要穿过一条河,当时是初春时期,河面上的冰还没有完全融化。战士们要完成任务,就要咬着牙忍着严寒蹚过这条河。
当时的郭俊卿正处于生理期,可是一心想要完成任务的她又怎会顾得上这些。很多战士怕衣服湿了以后会加重重量而且不好暖干,就把衣服脱了,举着衣服过河。但是郭俊卿不能脱下衣服,艰难的过河以后,她要用自己身体的温度把衣服暖干。
在冰河中来来回回的运物资,到最后她的衣服上就结了一层薄冰。这对于身体更加脆弱的女性来说,简直是地狱般的遭遇,又由于以前就烙下了病根,现在又在生理期在冰河中来回行走,导致自己得了宫寒,也就代表着她失去了生理能力。
在1947年,郭俊卿因为在部队中良好的表现获得了入党的资格,她很荣幸自己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她不禁感慨如果自己当初没有选择这条路,她可能到自己的生命结束也不敢想自己能为国家作出贡献。她也表示自己会为人民服务到底,为国家流血牺牲。
郭俊卿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很多贡献,在1948年的一场战争中,郭俊卿担任三连四班的班长,部队认为郭俊卿有着优秀的经验,所以就任命四班为突击班,冲在最前线。
四班的每一名兵被郭俊卿训练得非常优秀,尽管敌人的武器和人数都在我们之上,但并没有一位战士退缩。战士们凭借着优秀的作战经验和勇敢的心,打得敌人节节败退。但是就在战士们冲向第一道山梁时候,副班长被炮弹的碎片击中,可是当郭俊卿费尽千辛万苦来到他身边时,副班长已经身亡。
郭俊卿充满了激愤,她拿起副班长的枪和子弹,怒吼着:“兄弟们,为我们的班长报仇!杀!”所有的战士都瞬间充满了斗志,每个人都像一头雄狮一样冲向敌人,那气质就好像要把敌人撕碎。通过最后的肉搏,四班在这场惨烈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
这一次,郭俊卿又立下了战功,四班也被授予了奖项。
经过这次战争之后,郭俊卿又被调走。她在某营地担任党支部书记,带领着部队参与了大大小小的很多场战役并都取得了胜利,其中就包括了著名的辽沈战役。
在辽沈战役中,不管从人数和武器的先进程度上来看,我们的战队都没有任何优势。尽管敌人的物资非常强大,与我们大战了三天三夜,最终还是我们取得了胜利,因为我们有着无数的经验和不败的决心。
由于这场大战役的胜利,郭俊卿非常的高兴,所以她才会穿上女生的衣服扭起了秧歌。
也是啊,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战争、没有剥削,问世间哪一个女子不愿意穿上喜欢的服装给自己心爱的人跳一支舞呢?
但在世界上,没有如果。郭俊卿在这五年来,从来不把自己当女生看待,自从她女扮男装走上了这条路,她心里的那个女孩就被埋葬了。她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受到过的各种奖项,是军队里很多男子汉都比不过的。
在人们知道郭俊卿是女儿身之后,所有的人对她又添了一份敬重。她的英勇事迹传遍了整个中国,9月25日,郭俊卿被邀请参加全国英雄代表大会,她是唯一的一位女性代表,毛主席亲自为她颁奖并且给予了她巾帼英雄的评价。
在后来的宴席上,郭俊卿还向我们伟大的毛主席敬了酒,她觉得这是她今生的荣耀。
可是郭俊卿的脚步并没有止于此,她认为自己应该在学历这方面有着很大的不足。她就向组织申请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就读,她在校期间也是努力学习,最后获得了毕业证书。毕业之后工作了一段时间就定居在江苏常州。
郭俊卿的事件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有的人把她的故事改写成了小说,也有的人把她的故事改成了电影。《战火中的青春》就是由郭俊卿的真实事例改编而成。
但艺术终究为艺术,它虽然记录了郭俊卿真实经历,但并没有完全表达出当时战争的惨烈。而且在电影的最后,男女主走在了一起,浪漫地度过了余生,可是在现实中并不是如此。
五
郭俊卿这一生唯一的不足就是没有拥有一段美好的爱情。
其实她也曾动过心,也曾被人追求。一位名叫赵兴元的战斗标兵是她曾经的爱慕对象,她特别欣赏赵兴元在战场上的勇敢,可是由于赵兴元最后上了战场,两人的朦胧关系也就没了下文。
还有一位追求过郭俊卿的人,这个人和她曾经一起并肩作战的老排长,可是郭俊卿考虑再三还是拒绝了。为什么要拒绝呢?因为郭俊卿知道自己不能做一个母亲,觉得自己不能给别人一个幸福的家庭,就不应该耽误别人。
老排长看出了她犹豫的原因,于是就告诉她能不能生育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我爱的人是你,只要我们能在一起就足够了,孩子我们我可以领养一个。可是最后,郭俊卿还是拒绝了他,她觉得不能生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爱情不就是如此吗,你永远不知道自己错过的是否是最后一个。郭俊卿到最后也没有结婚,她领养了两个女孩,大概是想弥补自己没有照顾好妹妹的遗憾,独自一个人把她们抚养长大。
在1956年的时候,郭俊卿被安排到地方去工作,她从上学一直到现在,一直都没有忘记自己军人的身份,也一直秉着军人的精神做事。在工作中,她乐于助人,并且如果有更好的机会,她都会把机会让给其他人。
郭俊卿觉得自己并不需要太过富裕,只要能够带着两个孩子平平淡淡的生活,就是最美好的生活了。
1983年,52岁的郭俊卿离开人世,她的一生传传奇奇而又质朴节俭,她的遗物只有简简单单的生活用品,加起来价值还不到100元。
在2009年的时候,郭俊卿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我相信郭俊卿前辈会为自己当初做出的决定而感到骄傲,如果没有选择参军,她可能会觉得为国家做出贡献这件事是多么的虚无缥缈,她所担心的事情可能莫过于下一份工作去哪找。
当读完郭俊卿的故事时,我心中有着说不尽的敬佩,可是这份敬佩中又掺杂着惋惜。我们身处的盛世,都是她们牺牲了自己的一切换来的。
所以我希望会有更多的人看到这篇文章,有更多的人能了解她的故事,有更多的人能记住她——现实中的花木兰。
郭俊卿
1951年战斗英雄郭俊卿(二排左一)和刘梅村等来武汉电台作报告后,台长汪小为和他们合影留念。
左为郭俊卿
郭俊卿
郭俊卿的事迹被画成连环画、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