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山西郭氏文化网-山西省郭氏文化研究会官网 >> 当代精英 >> 浏览文章
郭家14位开国将军
日期:2021年08月05日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 次 

 

点击浏览下一页

   “开国将帅名录”共收录了为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出重大贡献,在1955~1965年间被授予或晋升军衔的人,旨在缅怀他们彪炳千秋的历史功绩、讴歌他们矢志不渝的革命信念、弘扬他们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
   郭鹏   郭化若
   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郭奇  郭成柱  郭林祥  郭卓辛  郭金林  郭宝珊  郭炳坤  郭维城
   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
   郭廷万  郭延林
   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郭强  郭玉峰 

 

郭鹏 中将 

点击浏览下一页



    郭鹏(1906—1977)湖南省醴陵县人。一九二七年参加湘赣边界 秋收起义。一九二九年参加 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任红十六军第九团 班长、排长、连长,红十八军第五十二团 营长,红六军团第十七师五十团团长,红二军团第六师 师长,红三十二军参谋长。参加了 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师 三五九旅参谋长、副旅长,晋西北 军区第五军分区 司令员兼武装部部长,晋绥军区塞北军分区副司令员,八路军南下第一支队干部大队大队长、支队副司令员,湖南抗日救国军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三五九旅旅长,晋绥 野战军第二纵队三五九旅旅长, 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副司令员,第一野战军二军 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一 兵团军长,南疆军区司令员,新疆军区副司令员, 兰州军区副司令员、顾问。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第三、四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郭化若 中将

点击浏览下一页

 


    郭化若(1904—1995),原名郭可彬,曾用名郭俊英、郭化玉、郭化羽。福建省福州市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军事理论家和军事教育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参加了北代战争。1931年郭化若取名的《参考消息》创刊号面世,参加淮海战役(围歼黄伯韬兵团及合围杜聿明集团) 。代表作品有《郭化若军事论文选集》;《新教育教学法》;《军事辩证法》等。


郭奇 少将

点击浏览下一页


   郭奇,1932年参加反帝大同盟。参加了一二九运动。1936年毕业于北平大学法商学院交通管理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郭奇到延安抗大学习。抗日战争时期,任抗大总校二大队教育干事、政治教员。整个战争时期,郭奇都在从事教育工作,历任教育干事、教员、主任教员、晋冀鲁豫军区军政大学政治部副主任、华北军政大学教育部副部长、政治部政教部部长建国后。刘伯承创办南京军事学院,郭奇在该学院担任政治经济学教授会主任、学院政治部教育部副部长、宣传教育部第二部长兼哲学教授会主任。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2年逝世,享年59岁。

郭成柱 少将

点击浏览下一页

    郭成柱(1912-1972),又名郭春林,福建省龙岩县龙门镇湖洋村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人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乡苏维埃政府主席,红一军团第一师三团政治处技术书记、第二师政治部技术书记、红一军团师政治部统计科科长,参加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5团政治处组织股长,八路军苏鲁豫支队政治部副主任,第1大队政治委员,第115师教导第1旅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第3师7旅政治部主任,7旅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在抗美援朝中,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1972年8月9日,在广州病逝。

郭林祥 少将
点击浏览下一页

    郭林祥,1914年出生,江西永丰人,毕业于抗日军政大学,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入延安抗大学习。1944年任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46年中原突围时,任中原军区旅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后任华东野战军独立师副政委、华北军区军副政委;1950年后,历任川北军区副政委,西南军区公安部队副政委,成都军区、总后勤部、新疆军区、南京军区政委,中共中央军委纪委书记,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中纪委常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逝世于2010年4月25日。

郭卓辛 少将

点击浏览下一页


    郭卓辛,(公元1912~1984年),河北安次人(今河北廊坊)。一九三一年参加宁都起义,编入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五军团第十三军三十八师政治部秘书,第十三师三十七团团部政治指导员兼技术书记,红四方面军第五军政治部统计干事,第三十军八十九师二六七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援西军政治部文书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营政治教导员、大队政治委员,山东军区独立第一旅政治部副主任、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鲁中军区第三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第二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徐州警备区政治部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政治委员,军政治部副主任,华东军区炮兵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南京军区炮兵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浙江省军区副政治委员,安徽省军区副政治委员,上海警备区顾问。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4年1月6日因病在南京逝世,终年七十二岁。


郭金林 少将

点击浏览下一页

    郭金林(1913-1990)江西省庐陵(今吉安)县大冲乡塘里村人。一九三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六年加入 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十一师三十一团副排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财政部审计局审计。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会计,中共河南省委秘书处会计科长,新四军第六支队会计科长,新四军第四师供给处副处长,师供给部副部长,第四师兼淮北军区供给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供给部副部长兼工厂管理处处长,华东野战军供给部副部长,第三野战军供给部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后勤供给部部长,军区财务部部长,华东军区后勤部第二副部长,南京军区财务部部长,南京军区后勤部副部长、部长,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南京军区顾问。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郭金林同志,因病于1990年12月30日在南京逝世,终年77岁。


郭宝珊 少将
点击浏览下一页


    郭宝珊将军1905年1月23日生于河北大名县。一九三四年参加陕北红军。一九三五年加入 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西北 抗日义勇军司令员,红十五军第七十八师二四二团团长,陕北独立一师团长。 抗日战争时期,任甘泉独立营大队长,甘泉独立营营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三旅八团副团长、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陕甘宁晋缓联防军三边军分区副司令员,延陵军分区司令员,警备第四旅旅长,第一野战军四军十二师师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北军区公安部队师长、副司令员,青海省军区副司令员等职。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被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誉为“红军骁将”、“中国夏伯阳”。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0年11月27日在陕西临潼逝世。

郭炳坤 少将
点击浏览下一页


    郭炳坤(1914—1977)陕西省蒲城县人。先后就读于孙镇小学、三原省立第三中学。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3年1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共青团省立三中支部书记,中共省立三中支部干事、书记,领导学生进行抗日宣传活动,曾捣毁国民党三原县党部。1955年9月,任解放军总干部管理部预备役干部动员部部长。1957年5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副部长等职,为人民军队的建设和民政建设做了大量工作。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1年2月, 郭调任海军政治部副主任。1963年夏带病到天津地区查看水灾,帮助群众安全脱险。1977年4月6日在北京与世长辞。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郭维城 少将
点击浏览下一页

 

    郭维城(1912-1995):辽宁省义县人,毕业于复旦大学政治系,张学良机要秘书、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部长,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历任八路军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齐齐哈尔护路军司令员兼铁路局局长、中南军区铁道运输司令部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指挥所司令员等职。1995年1月1日,郭维城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3岁。


郭廷万 少将

点击浏览下一页

   郭廷万,福建省龙岩县人。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一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补充师排长、连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及长征,1936年入抗日红军大学学习。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连长,参加平型关战斗后,任东进支队第四大队营长,1940年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42年任教导第五旅十五团副团长,滨海军区独立二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军区警备第11旅第11团团长,渤海军区第二军分区参谋长。一九六一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89年10月15日于福州去世。

郭延林 少将

点击浏览下一页

    郭延林(1914—2004),江西省吉安县人,1929年参加游击队,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先后任参谋、排长、副政治指导员、政治指导员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斗争和水口、乐安等战役战斗,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和东征、西征等战役战斗。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任营政治教导员、营长等职,参加了平型关、冯家沟、雁宿崖、百团大战和黄土岭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先后任东北护路军三团政治委员、南满护路军副政治委员、铁道纵队第四支队政治委员,参加了辽沈、平津、淮海和渡江战役,解放大军打到哪里,他就率领铁道部队把铁路修到哪里。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铁道兵师政治委员、师长、军副政治委员、铁道兵后勤部政治委员、铁道兵科学研究院政治委员、工程支队指挥部政治委员、铁道兵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和黎湛、鹰厦等铁路建设,为加强铁道兵部队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郭延林同志是第四、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六、第七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他1961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先后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郭延林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4年8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郭强 少将

点击浏览下一页


    郭强(1915—1982)江苏省武进县人。1937年入陕北公学学习。一九三八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十支队连指导员,步兵大队教导员,第六支队二团政治处主任,代团政治委员,冀鲁豫军区第十一军分区十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一纵队二旅政治部主任,第二野战军十六军四十七师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五兵团师政治委员兼贵州军区毕节军分区政治委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师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锦州步兵学校政治委员,黑龙江省军区第三政治委员兼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二政治委员,旅大警备区顾问。

郭玉峰 少将
点击浏览下一页


    郭玉峰(1919—2000)河北省海兴县人。一九三八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三分区二团连政治指导员、营副政治委员,三分区政治部组织干事,定唐支队副政治委员,三分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三支队七团政治处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四纵队十旅三十团、二十八团政治处主任、副政治委员,二十九团政治委员,六十四军炮兵团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六十四军一九一师政治部主任,师副政治委员,军干部管理部副部长,师代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军政治委员。一九六四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1966年文革开始,任中共中央组织部业务组组长,中央组织部部长。曾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第十一届中央委员。

录自郭氏总群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