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山西郭氏文化网-山西省郭氏文化研究会官网 >> 令公风范 >> 浏览文章
《打金枝》所传达的儒家和谐思想
日期:2021年08月22日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 次 

      郭世科   

   
    儒家讲“礼之用,和为贵",“为政以德"。就是说,要用礼仪求得和谐,治理国家,以至处理诸事,要靠道德感化。
   
    情趣横生、脍炙人口的戏剧《打金枝》,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出戏描述了子仪公与唐代宗如何以国事为重,妥善处理驸马与公主的纠纷,从而加强了君臣团结。戏中除“绑子上殿”外,正面叙述子仪公的场面并不多,然而,子仪公却是此戏的关键人物,是以“和”、“德"处事的鲜活典范。
    
    唐赵粼《因话录》记载:子仪第六子暧,尚代宗第四女升平公主,年岁相若,偶相口角。
    郭暧说:“尔恃尔父为天子?我父薄天子而不为”。这话真使公主受不了,入宫对代宗哭诉,  代宗申斥她,绝不相信。子仪公缚子郭暧入朝请罪,代宗握子仪手笑道:“不哑不聋,不作阿家(音姑)阿翁。儿女闺房之言,何必当真!”留共欢宴,并遣人送公主归第。
   
    子仪公战功赫赫,在平定安史之乱中,起到了最为关键的作用,唐肃宗慰劳子仪公说:“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因此重得天下的李唐王朝,将他封为国公,任天下兵马副元帅。此后朝政变迁,子仪公经历三起三落,总能逢凶化吉,晋封汾阳郡王,唐代宗赐“铁券”,令书其像于凌烟阁,立誓无论如何,都不会再加罪于他。为了表示诚意,永泰元年(765)七月四日代宗将自己的女儿升平公主,嫁给了子仪公的六子郭暧。  
    
    这年,子仪公69岁,郭暧与升平公主都只有十四岁年纪。十四岁的少男少女,正是反叛倔强的时候,而这对小夫妻,都出身在顶极的富贵权势之家,各自唯强好胜的秉性从小形成。在最初的新婚燕尔过去之后,两个人骄傲的个性便开始发生了冲突。史实是真实存在的,只是戏剧将发生的时间,安排在婚后第二年十二月十二日子仪公七十大寿这一天,起因是身为儿媳的升平公主不去给公爹拜寿。
    公主是什么?公主是皇帝的女儿,在名分上,她是“君”,而驸马一家都是“臣”,即使在成亲婚仪上,都要倒过来,由公婆向儿媳跪拜。子仪公过寿,郭暧居然要升平公主向公婆行民间的儿媳礼仪,升平公主可受不了啦,就跟驸马动气,争吵起来。郭暧一直压着的怒气终于借着酒劲发作起来。他抬手就给了公主一个耳光,忿忿地说:“你仗着你爹是皇帝,就耀武扬威吗?我告诉你,我父亲是不想干皇帝这个差事,否则的话,还轮得到你家!”

    升平公主没想到郭暧居然敢动手打自己,更没想到一向温文尔雅的驸马居然说出这样无法无天的话来。顿时气得脸色青白,立即乘着辇驾,直奔皇宫向父皇哭诉告状。
    
    代宗李豫毕竟还是一个有头脑的帝主,听了女儿的哭诉,他沉吟良久,将事情轻重反复掂量,然后对正在气头上的女儿说:“驸马说的,可全是实话呀,假如当年你公爹有心要做皇帝的话,谁也挡不住他,这天下,早就不姓李而要姓郭了。”
    升平公主见父皇不为自己出气,还偏向驸马说话,就一直哭闹不休。代宗便将升平公主的生母崔贵妃喊来,让她开导女儿。
 
    皇宫里闹得不可开交,汾阳王府则自公主冲府而出那一刻起,就已乱成了一团。 子仪公追问儿子及侍婢之后,得知是儿子打了公主,而且还说了一句要命的话,顿时手脚发抖。
    大惊失色之下,子仪公把这个不懂事的儿子捆绑起来,亲自押送宫中,跪地向皇帝亲家请罪。

    代宗看到这个场面,不禁哈哈一笑,下殿扶起子仪公,劝说一番,并亲自为小女婿松绑,还为驸马郭暧加官进爵,并免去了夫妻之间的君臣大礼。
 
    皇帝亲家居然能这么轻易了结此事,倒让子仪公大大松了一口气。但是为了警戒少年无忌的儿子,回到家里,子仪公还是拿出杖棍,要亲自动手,用家法将郭暧教训一番。
郭暧硬着不求饶,可一边的升平公主可吃不消了,毕竟还是自己的丈夫,她红着脸求公爹罢手。子仪公也顺水推舟,立刻放下了手里的杖棍。这场不寻常的夫妻吵闹剧圆满收场。
    因此说,根据史实上演的《打金枝》,就是一本和谐戏,它和谐地处理了君臣、父子、夫妻及国事与家事的关系。全剧以家庭纠纷起头,以皆大欢喜收场。仔细想来,这样的完满结局,如果不是子仪公宽宏大量,既不计较儿媳无礼取闹不拜寿,又能绑子上殿去赔罪,其结局又会怎么样呢?不用说亲家公是皇上,就是一般百姓,女儿被女婿所打寻回娘家,也难以无事收场;再加驸马郭暧口无遮掩的惹祸气话,更乃天大罪过。而子仪公绑子上殿的举动,就感化了皇上,驱散了乌云,也堵塞了奸佞挑拨离间的空子。


编辑:admin
上一篇:《也说汾阳王》的文史价值
下一篇:没有了